梅瓶,是一种小口、短颈、丰肩、瘦底、圈足的瓶式,以口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梅瓶的美,在中国瓷器史上,持续了1000多年。目前较为统一的观点,梅瓶诞生在唐朝。
唐 白釉梅瓶
唐 白釉梅瓶
唐 白釉梅瓶
唐朝以胖为美,这一点也体现在梅瓶上,相较后世的梅瓶器形特点,唐朝的梅瓶似乎显得更为丰满。
灰绿釉鸡腿瓶
灰绿釉鸡腿瓶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梅瓶是由契丹民族的鸡腿瓶演化而来的,看起来似乎也不无道理。
褐釉鸡腿瓶
这件首都博物馆藏的褐釉鸡腿瓶和传统意义上的梅瓶在器形上更为相似。
但契丹民族的兴起,差不多在北宋时期,晚于唐朝,所以,梅瓶应该和鸡腿瓶其实并没有什么关系。
但也有另一派专业说法:梅瓶诞生于北宋时期。
北宋 定窑白釉刻花花卉纹梅瓶
宋 磁州窑白地黑花花卉纹梅瓶
宋 磁州窑白地黑花花卉纹梅瓶
宋 磁州窑白地黑花花卉纹梅瓶
地位与磁州窑并驾齐驱的耀州窑版梅瓶:
宋 耀州窑青釉刻花牡丹纹梅瓶
宋 耀州窑青釉刻花牡丹纹梅瓶
辽 缸瓦窑白釉剔花填黑梅瓶
辽 缸瓦窑白釉剔花填黑梅瓶
经过宋朝文人的定性,梅瓶的文化高度已经到位,剩下来的就是细节和功能的改变。元朝人普遍豪饮,梅瓶本来就是装酒用的,于是,元朝的梅瓶实用性略胜观赏性。
元 内府铭白瓷釉梅瓶
元 内府铭白瓷釉梅瓶
元 内府铭白瓷釉梅瓶
元 内府铭白瓷釉梅瓶
元 内府铭白瓷釉梅瓶
梅瓶在多年的器形流传中,最大的细节改变在于肩部线条和角度的改变。
明永乐 白釉暗花缠枝莲纹梅瓶
明永乐 白釉暗花缠枝莲纹梅瓶
明嘉靖 白釉暗花缠枝花卉纹梅瓶
明嘉靖 白釉暗花缠枝花卉纹梅瓶
明永乐 青花竹桃纹带盖梅瓶
明天顺 青花携琴访友图梅瓶
而到了明朝后期,梅瓶的整体器形有一些结构上的改变,底部变得越发细长,看上去似乎有些站立不稳、摇摇欲坠的感觉。
明万历 青花缠枝番莲纹梅瓶
明万历 青花穿花龙纹梅瓶
而清朝开始,梅瓶可能已成为了非常普遍的器形,在烧制时少了些天生丽质的脱俗感,而更多地展现了人工技艺的痕迹。
清雍正 粉青釉梅瓶
清乾隆 松石绿釉梅瓶
历数千年梅瓶之美,宋、元时期,应是梅瓶的黄金时代,尤其是宋朝。甚至与宋并存的辽国和西夏,也在不约而同地模仿宋人制作梅瓶。在今天看来,这些似梅瓶而非梅瓶的器形,甚至都比明、清两朝后期的梅瓶器更漂亮。
宋 耀州窑青釉刻花莱菔尊
宋 耀州窑青釉刻花莱菔尊
宋 黄釉黑彩竹纹瓶
金 白地黑花猴鹿纹瓶
金 白地黑花猴鹿纹瓶
西夏 灵武窑黑釉剔花折枝牡丹纹瓶
西夏 灵武窑黑釉剔花折枝牡丹纹瓶
宋 黑釉凸线纹瓶
传播中国艺术文明,是一家优秀的拍卖行所需要肩负的使命。
纪伯伦拍卖行大讲堂,带你走文化艺术的瑰丽世界!
这一年,香港纪伯伦国际拍卖公司不仅保持了传统板块中的优势地位,同时在拍卖门类方面也勇于创新和尝试。得力于广大藏家和各界朋友的大力支持,实现了稳中求胜,众多活跃的资深藏家直接参与竞拍,保证了成交率,同时也出现了不小的惊喜。不少主题与特色专场竞争激烈,成交远超预期,新买家积极参与极大地提升了市场的信心,促成了更多的中档价位作品的成交。特别是古代书画作为纪伯伦的优势项目,许多重要稀缺的作品大都是领域中最资深的藏家直接参与。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大量新鲜血液注入,不断为市场带来了新的发展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