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们的闲章 闲章,是印章中的一种,是区别于姓名字号章的一类。广义地讲,它滥觞于战国及秦汉时的“吉语”、“成语”印。从狭义上区分,一般是指起始于宋代的诗词文赋类的印章。 每每翻读印谱,总觉得闲章是最能见人性情的,这种浓缩于方寸之间的含蓄宣言,真有一针见血的力量。有时候看到一方闲章,说怦然心动还不准确,似乎被它触摸到了心灵深处某个隐秘的所在,恨不能立马借来一用。 闲章为中国书法与绘画之独有,一幅精美的...
清代康熙末至乾隆、嘉庆年间,随着政权的逐步巩固,社会日趋安定,经济获得持续发展,绘画领域也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宫廷绘画”可谓名家辈出,人物画家如郎世宁、冷枚、丁观鹏;山水画家如袁江、袁耀;花鸟画家如蒋廷锡、邹一桂,等等。这些画家的出现,都为清代中期宫的廷绘画增添了不少色彩。然而“扬州八怪”也诞生于同一时期,且在画史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 清 冷枚 《梧桐双兔图》故宫博物院藏 清 康涛《 华清出浴图》 天津博...
瓷器,自诞生之初就被赋予了众多意义,尤其是上面的纹饰,题材丰富,技法巧妙,可谓“图必有意,意必吉祥”。下面列出各种瓷器的图案,明其寓意,一饱眼福: 二龙戏珠 一般为两条云龙与一颗火珠。《通雅》中有“龙珠在颌”的说法,龙珠被认为是一种宝珠,可避水火。此外,还有群龙戏珠(多条龙)和云龙捧寿(二龙盘旋间有一寿字),都是表示吉祥安泰和祝颂平安与长寿之意。 龙凤呈祥 为一龙一凤。传说龙是鳞虫之长,凤为羽虫之尊。...
“明代正统、景泰、天顺御窑瓷器展”近日在北京故宫延禧宫东配殿开幕。这是故宫博物院与景德镇联合举办的又一个大型专题瓷器展,也是国内外首次举办以明代正统、景泰、天顺三朝御窑瓷器为主题的展览。 该展览共展出215件(组)瓷器,其中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的瓷器修复品共计138件(组),其中包括首次公开展出的2014年景德镇御窑遗址珠山北麓出土的100件(组),旨在将最新考古成果和学术前沿展示给公众。 现场 明代景德镇御窑瓷器...
雍正皇帝,清代入关后的第三代君主,爱新觉罗胤禛,康熙皇帝的第四子,为君十三年,在他经历了残酷的夺嫡之争,以“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为座右铭,刻“为君难”印以自警。他自言“朕自朝至夕,凝坐殿室,批览各处章奏,目不停视,手不停批,训谕诸臣,日不下数千言。” 为避免奢靡怠政,十余年不出京师。在如此高度紧张的帝王生涯中,赏玩瓷器成为雍正帝为数不多的消遣畅怀的途径。 在这短暂的雍正皇帝治国理政的十三年...
一般而言,皇室与文人在艺术的品味上是南辕北辙的:皇室尚繁,文人尚简,皇室大多喜好金碧辉煌,文人个个偏爱清淡娴雅。作为这两种趣味的表达,宫廷艺术和文人艺术都取得了极高成就,在历史上曾留下大量精彩绝伦的作品;而能将这两种不同的口味调和在一起,同时取得皇室和文人的青睐,又能代表其最高品味的藏品,则并不多见。远的不说,清代以来,田黄印章无疑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种。 【物华天宝·精彩预告】 明清几百年,文人篆刻...
珐琅彩瓷器是由景泰蓝演变而来。景泰蓝是铜胎上饰珐琅釉彩而成,若改为瓷胎上绘珐琅釉彩则叫珐琅彩。 康熙珐琅彩牡丹纹碗 珐琅器是13世纪由陆路传入中国,在明代就有大量的掐丝珐琅产品出现。而一种叫做铜胎画珐琅的器物,则是由欧洲传教士或商人在清朝康熙年间从海上带 入中国的。康熙皇帝对这些从遥远的法兰西运来的精美鲜亮的铜胎画珐琅器物非常喜爱。他邀请法国的画珐琅艺人进入内廷造办处,并要求他们传授画珐琅的技艺。 意大...
梅瓶,是一种小口、短颈、丰肩、瘦底、圈足的瓶式,以口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梅瓶的美,在中国瓷器史上,持续了1000多年。目前较为统一的观点,梅瓶诞生在唐朝。 唐 白釉梅瓶 唐 白釉梅瓶 唐 白釉梅瓶 唐朝以胖为美,这一点也体现在梅瓶上,相较后世的梅瓶器形特点,唐朝的梅瓶似乎显得更为丰满。 灰绿釉鸡腿瓶 灰绿釉鸡腿瓶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梅瓶是由契丹民族的鸡腿瓶演化而来的,看起来似乎也不无道理。 褐釉鸡腿瓶 这件首都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