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coffee的年代,用什么来提神? 头悬梁、锥刺股? 这样的方式可能太过于普通! 不如我们一起看看下面的 清朝帝王后妃、王公大臣、风流雅士怎么玩儿… ▲清道光 《喜溢秋庭图》局部 《喜溢秋庭图》中的道光帝和皇后正坐在亭子里,一家其乐融融,而道光帝左手边的炕几上,我们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到,放着一只翡翠光素鼻烟壶和一只和田白玉籽料的鼻烟壶。 ▲清道光 《道光帝行乐图》局部 在《道光帝行乐图》中,道光帝这次端坐在“澄...
雍正皇帝,清代入关后的第三代君主,爱新觉罗胤禛,康熙皇帝的第四子,为君十三年,在他经历了残酷的夺嫡之争,以“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为座右铭,刻“为君难”印以自警。他自言“朕自朝至夕,凝坐殿室,批览各处章奏,目不停视,手不停批,训谕诸臣,日不下数千言。” 为避免奢靡怠政,十余年不出京师。在如此高度紧张的帝王生涯中,赏玩瓷器成为雍正帝为数不多的消遣畅怀的途径。 在这短暂的雍正皇帝治国理政的十三年...
清代玉器,尤其是宫廷玉器,选材精良、器形规整、设计巧妙、意境高雅、雕工精美、新品迭出,是中国古代玉雕艺术的高峰,也代表了我国古代玉器发展的巅峰。 Lot 2668 清 翡翠狮钮双龙耳活环三足盖炉 传徐世昌旧藏。 H:16 cm, W:16.8 cm, 带座H:24 cm RMB: 6,600,000-8,000,000 此炉传为民国大总统徐世昌旧藏,配原收藏旧木匣,上刻“翠玉龙首耳盖炉,徐氏珍藏”,钤印“退叟”。此“退叟”印文亦在徐世昌书法作品中...
一般而言,皇室与文人在艺术的品味上是南辕北辙的:皇室尚繁,文人尚简,皇室大多喜好金碧辉煌,文人个个偏爱清淡娴雅。作为这两种趣味的表达,宫廷艺术和文人艺术都取得了极高成就,在历史上曾留下大量精彩绝伦的作品;而能将这两种不同的口味调和在一起,同时取得皇室和文人的青睐,又能代表其最高品味的藏品,则并不多见。远的不说,清代以来,田黄印章无疑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种。 【物华天宝·精彩预告】 明清几百年,文人篆刻...
南宋赵希鹄《洞天清禄集》中描述了文人心目中的书斋场景:“明窗净几,罗列布置,篆香居中,佳客玉立相映。时取古人妙迹以观,鸟篆蜗书,奇峰远水,摩挲钟鼎,亲见商周。端研涌岩泉,焦桐鸣玉佩,不知身居人世。”本次专场涉及明清文人生活所涉书斋陈设、家具、赏石百余,旨在以当代生活空间呈现古人妙师造化、格物尽理的传统审美妙趣,我们将发现这些带着历史气息的古物能够跨越历史、文化、空间,与当代生活、艺术完美融合。 471...
珐琅彩瓷器是由景泰蓝演变而来。景泰蓝是铜胎上饰珐琅釉彩而成,若改为瓷胎上绘珐琅釉彩则叫珐琅彩。 康熙珐琅彩牡丹纹碗 珐琅器是13世纪由陆路传入中国,在明代就有大量的掐丝珐琅产品出现。而一种叫做铜胎画珐琅的器物,则是由欧洲传教士或商人在清朝康熙年间从海上带 入中国的。康熙皇帝对这些从遥远的法兰西运来的精美鲜亮的铜胎画珐琅器物非常喜爱。他邀请法国的画珐琅艺人进入内廷造办处,并要求他们传授画珐琅的技艺。 意大...
潘天寿 松鹰 指墨 潘天寿 松鹰(局部) 指墨 潘天寿不仅是一位中国画用笔大师,还在指墨画上有着非常高深的造诣,他的指墨画成就在清代高其佩之后,一人而已。潘天寿的指墨画在潘天寿的艺术中占有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潘天寿不能不了解他的指墨画。 “指头画”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唐代,相传唐代画家张璪作松石,“惟用秃笔,或以手摸绢素。”(《历代名画记》)这是关于指画最早的记载。明代“指头画”开始重新萌发,据画史资料载,清初...
梅瓶,是一种小口、短颈、丰肩、瘦底、圈足的瓶式,以口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梅瓶的美,在中国瓷器史上,持续了1000多年。目前较为统一的观点,梅瓶诞生在唐朝。 唐 白釉梅瓶 唐 白釉梅瓶 唐 白釉梅瓶 唐朝以胖为美,这一点也体现在梅瓶上,相较后世的梅瓶器形特点,唐朝的梅瓶似乎显得更为丰满。 灰绿釉鸡腿瓶 灰绿釉鸡腿瓶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梅瓶是由契丹民族的鸡腿瓶演化而来的,看起来似乎也不无道理。 褐釉鸡腿瓶 这件首都博...